“大数据志愿填报”真有那么神?

杨朝清
2018-06-11
来源:沧州晚报
  每到高考季,家长和考生都要过两道坎,一是考试,二是志愿填报。记者采访发现,有不少人选择在网上购买所谓的“志愿填报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卡。

  (6月8日《光明日报》)

  在高考成绩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与理想的学校、喜欢的专业相匹配,不仅需要经验、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运气。大数据技术给不明就里的家长一种认知错觉,觉得它是一把万能钥匙,高考志愿填报也能依靠它。
  信息是一种资源,大数据技术能够让这种资源产生更大的价值。只不过,那种打着“和各地考试院合作”来蒙蔽家长的说辞,压根经不起推敲。这种背离制度规范的做法,只能忽悠那些“找不到前门却又想另找门路”的家长,让他们上当受骗。
  去哪座城市、读哪所大学、选什么专业,技术手段确实能够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但家长们不能过于迷信。毕竟,技术给出的建议都是“标准化”的,而每个考生却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情感与认同。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多和孩子平等对话、真诚沟通,高考志愿填报才会更有准头。
  习惯替孩子做主的家长,最好少一些越俎代庖。现在,志愿填报“一报定终身”的局面早已得到改善,只有不把志愿填报想得那么玄乎,家长被忽悠的概率才会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