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现心愿,莫言早晚

2020-05-28
来源:沧州晚报

兑现心愿,莫言早晚  

  王恩亮  

“还有7年才能退休,我想将这7年赏赐给自己,不愿自己的一生被人安排。”近日,一封辞职信让深圳的语文教师熊芳芳走红网络。  

面对深圳教师熊芳芳的辞职,一定会有人认为,她既任性又不会算经济账。毕竟熊芳芳已经从教31年,且只剩7年就可以退休,这意味她将放弃不错的退休待遇。  

连个人养老问题都置之度外,如果单算经济账的话,熊芳芳的决定无疑是任性的。  

但从实现人生理想的角度来说,熊芳芳的决定应该得到尊重。  

“我想将这7年赏赐给自己”“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多陪陪家人,出去旅旅游”“将教育转战到互联网上,做一些个性化的教学产品”……这些都是她在退休前最想做的事情。  

兑现心愿,永远不晚,我们没有必要过度解读熊芳芳辞职的动机和时间点。实现个人心愿,只要不违反道德、不违反法律,怎么兑现理想、何时兑现理想都是个人选择,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  

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人质问,既然熊芳芳“不愿一生被人安排”,为何还要选择教师职业,为何坚持了31年,当初为什么就不选择单干呢?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不得不说,人一生受困于现实条件的影响,未必每个心愿都能得以实现。要想实现理想,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有机会和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熊芳芳决意辞职,但从她辞职后还将从事线上教育来看,她是热爱教育事业的,只是想在有生之年给自己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从她辞职后陪伴家人出门旅游可以看出,她自知欠家人太多,因此需要现在补上;她自知欠自己不少,因此需要“赏赐自己”。  

这难道不是人之常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