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文明花开的声音

2020-05-28
来源:沧州日报

聆听文明花开的声音   

—沧州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掠影  

本报记者 祁洁 本报通讯员 张丽 胡祝源  

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公益广告随处可见;文明出行、文明礼让,一幕幕暖心画面映入眼帘;背街小巷经过整治美容,和脏乱差说再见……行走于沧州经济开发区街巷间,看得见的文明创建成果映入眼帘,说不出的温暖力量蓬勃生长。  

一座城市,建筑是骨架,环境是容貌,文明则是灵魂。用文明“塑形”,用文明“凝神”,用文明“聚力”……沧州经济开发区秉承“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全力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从机关单位到街道社区,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百姓,争创文明城市成为每一个“我”愿意为之努力的梦想,文明之花在全区绚烂绽放。

和谐宜居 擦亮文明底色

  每次,小园村党支部书记张金凤围着村里转,都越转越带劲。
  家家户户门口摆着垃圾桶,垃圾有人上门收;厨房、厕所污水排入化粪池,定期有人吸污;全村排水管网都疏通了,雨再大也不怕了。“村里所有的‘血栓’都打通了,往后光剩下干净了。”难怪她心情这么好。
  多年的垃圾坑变成了文化广场,道路两侧、房前屋后还要栽树、种花……为了让村子美上加美,村里的新规划仍不断完善着。
  在于家场村,村党支部书记于中成总觉得村庄环境美中不足。
  即便村里90%以上的地方都栽满了树,每年仍坚持补种,他想让村里该绿的地方都绿起来,不能因绿色在个别角落的“缺席”,影响村容村貌。
  幸福感、获得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试金石。规划先行、因地制宜……沧州经济开发区将创建文明城市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根据各自的基础条件、人文环境等,为人们打造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
  农村环卫市场化运营,垃圾有人清,厕所定期吸污,道路每天清扫,村庄摘掉了脏帽子,模样越来越清爽。
  城区道路清洗、洒水、清扫保洁以克论净,一级道路(兴业路、开明街、开泰街、开曙街、经九路、黄河路、兴和路、兴沧路、解放东路)根据天气情况增加洗路、洒水频次,最大限度降低道路扬尘污染。
  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对全区范围内的积存垃圾进行全面排查,清除卫生死角。
  按照《沧州市2020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沧州经济开发区成立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明确工作任务、时限,落实专职领导和人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如今,在沧州经济开发区,随着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从机关单位到街道社区,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百姓,争创文明城市成为每一个“我”愿意为之努力的梦想。

  为民惠民 提高幸福指数

  曾经的“牛皮癣”不见了,坑洼不平的道路平坦了,破旧的墙面也被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公益广告取代了……“环境好了,人也变得精神了!”群众异口同声地说。
  创建文明城市依靠谁?为了谁?沧州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理念,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营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生活环境,集中人力、物力,对文明城市创建的难点和群众生活的堵点层层发力,一场环境秩序综合整治攻坚战在沧州经济开发区全面打响。
  门前干净了,全区才干净。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对沿街各企事业单位、门店门前环境卫生定期综合评分,并在全区各重要路段设置门前五包评分展示牌,分设红黑榜,完善相应奖惩制度,督促其将门前五包责任落到实处。
  流动摊点不见了,市场井然有序。加强巡查管控,建成区道路两侧所有流动摊点经规范整治后,现已全部安置于小吃城西侧并进行监督治理,累计纠正摊点外溢23起。
  乱贴乱挂全清理,环境焕然一新。加强巡查力度,累计清理户外广告条幅、小广告、乱贴乱挂等215处;对照创城测评体系要求,拆除307国道两侧具有安全隐患及破损牌匾30处;对沧盐路老旧破损墙面进行修复粉刷,累计粉刷面积2416.6平方米,并对全区各企事业单位下发关于修缮、粉刷建(构)筑物外立面的通知共计95份。
  内外兼修,久久为功。在社区安装邻里和谐、居民公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宣传牌匾;安装戒烟标识;建成金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内设老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青少年活动中心、儿童活动室、监控室、图书室、文娱室,并即将投入使用。
  家门口的环境越来越好了,菜市场越来越规范了,出行越来越有秩序了……“创建文明城市,真正受益的是咱老百姓。”一个个城市“顽疾”得到根治,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培树引领 崇德向善聚合力

  “您好,请走斑马线!”“老人家,我扶您过马路。”行走在沧州经济开发区街头,常常可见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通过一言一行,传递着人与人之间的友善。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生活于其间的人们的幸福底色。如今,在沧州经济开发区,主动参与创城、长期坚持志愿服务的人比比皆是。他们无私奉献、身体力行,用实际行动为创城鼓与呼,也用实际行动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
  5月16日,力源活塞小区的志愿者们手挥扫把、铁锹,自愿为小区清理垃圾。“为了保持小区环境,我们出汗出力也高兴。”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毫无怨言。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沧州经济开发区48名机关志愿者放弃休假,辖区7个村、3个小区纷纷组织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他们入村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张贴致群众的一封公开信、疫情防控指南、防控通告等,“疫情不退,我们不撤。”这是他们共同的抗“疫”宣言。
  开发区交警中队以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精细管理,严格执法,对辖区重点时间、重点路段进行重点整治,实行路段、时段“捆绑”责任制,“定岗、定人、定责、定目标”分包制,适时督导,通过巡逻管控和电子监控查纠相结合的方式,让交通违法者不敢违、不能违。民警、辅警以及交通志愿者,采取“路口管控+小黄旗引导”模式,结合“严管街、示范岗”创建工作,做到发现一起、纠正一起、依法处罚一起。与此同时,利用宣传展板、发放提示卡、宣传册、设立曝光台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升市民文明交通素质,为文明城市创建助力。
  公园里、道路旁,林木葱郁、繁花似锦;大街小巷、社区院落,整洁干净、赏心悦目;公共场所,市民谈吐文雅、举止文明……徜徉在沧州经济开发区,每一个细微之处,如同一颗颗文明种子,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