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的要求,释放出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的强烈信号。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新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建成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启用中国天眼、发射载人飞船……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必然要加强党的建设。广大基层干部,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任务复杂繁重,但作为党的干部,自当“干字当头”“先干一步”。
重视党的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基层党建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的重要责任,也是基层完成各项任务、攻克各项难关、促进全面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维护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然而,在一些地方,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发挥不够,党的先锋意识“淡化”。有些党员爱党、兴党、忧党、护党的意识正在退化,有的党员满足于“平平淡淡”地把自己混于一般群众,没有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也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功能和作用的发挥。部分干部为官不为,无所作为,缺乏直面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担当,执行力差,工作效率低,得过且过,出工不出力。部分单位和部门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抓基层党建是务虚,抓发展才是硬道理,看不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业务工作的促进作用,使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脱节,忽视了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把精力都放到抓成果、抓成绩、抓政绩上。
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素质高低,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打造高素质、有担当、有作为的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至关重要。
一是抓好配备使用。选配党性强、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党务工作知识的同志充实到机关党务干部队伍。坚持对党务干部多压担子,让他们在急难险重的工作中磨练意志,提升能力。
二是抓好教育培训。把党务干部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规范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重点内容及课时要求,不断探索完善培训方式,着力构建出了渠道宽、内容实、范围广的教育培训工作特色。
三是抓好队伍管理。优化基层党组织班子结构,选好配强党务干部,从严监督管理党务干部,对思想作风硬、业务精、群众认可的专、兼职党务干部注重培养和提拔,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作风轻浮,影响党务干部形象,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要求的及时清理出党务干部队伍,并做出党纪处理。
《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强调重视关心基层,明确给基层干部特别是工作在困难艰苦地区和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干部更多理解和支持,在政策、待遇等方面给予倾斜。这必将对促进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发挥重要作用,激励广大干部在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