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鸟不伤鸟 助农护收成

2020-08-18
来源:沧州日报

提示:如今,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鸟儿越来越多,熟的果子和谷物被鸟儿偷食,给农民带来了烦恼。怎样才能既保护野生鸟类,又保护农民丰收的成果?白洋淀湿地生态野生动植物保护志愿者团队开启了拆除捕鸟网和友好种植理念宣传活动,向农民普及利用驱鸟带、光盘、驱鸟镜等生态驱鸟法。

任丘志愿者田间普及友好种植理念   

防鸟不伤鸟 助农护收成   

本报记者 胡学敏

现场:一些鸟儿命悬捕鸟网  

一片梨园中,一只戴胜鸟被困捕鸟网,漂亮的羽毛在挣扎中凌乱不堪;一片谷地中,几只麻雀被捕鸟网挂住,喳喳地叫着;葡萄园里,一只喜鹊和一只珠颈斑鸠没吃到葡萄反被鸟网缠住……这些可怜的鸟儿,被捕鸟网挂住后都会不停挣扎,却因挣扎被鸟网缠得更加结实。它们之中,幸运的遇到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巡护得救,不幸的在挣扎中失去生命。  

时下,正值苹果、梨、李子、无花果、葡萄等果实和谷子发育转熟期,也是鸟儿频繁侵犯果园的时期。果农和谷农为了防止鸟儿在自己的果园和谷地觅食影响收成,就在果园、谷地的上方和四周架设捕鸟网。为了避免果农架设鸟网给野生鸟类造成伤害,让候鸟自由飞翔,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们提前两个月来到任丘各乡镇的田间地头,进行野保巡护。  

连日来,志愿者们一直在利用休息时间巡护果园,有些果园架设的捕鸟网上,被困的鸟儿已经失去了生命,令志愿者们无比痛心。为了提高巡护效率,志愿团队采取先单人巡护再集中行动的方法,并与林业部门、辖区派出所联合行动,对鸟网进行拆除,对架网果农进行批评教育、普法宣传,从源头上解决架设鸟网的问题。截至目前,志愿者们共巡护果园30余个,发现并拆除捕鸟网50余张,拆除长度约1.8千米,解救野生鸟类60余只。

农民:伤害鸟儿是无奈之举  

7月27日中午,志愿者按照任丘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的位置,来到某谷子地,做了一个鸟网调查,共有两片谷子地,都存在使用捕鸟网问题。目前正是谷物长粒的时候,麻雀成群地在谷子地四周伺机下嘴。  

8月1日,野保志愿者来到任丘市议苟路的一家葡萄园内,只见部分套过袋的葡萄只剩下了空袋子,葡萄全被鸟儿吃光了。  

“葡萄园的鸟患相对严重,果农和野生鸟类的矛盾尤为突出。”野保志愿者团队负责人王晓晔说,目前葡萄市场价每公斤5元至10元,一大串葡萄差不多有1公斤,如果被鸟吃得多了,损失有些惨重。果农虽然架设了捕鸟网,但也没有完全挡住鸟儿偷食。  

志愿者巡护过程中,在任丘白塔村附近遇到一位老农,他种了不到一亩地的谷子,仅捕鸟网就花了200元。为了驱鸟,他在谷子地搭起了一个简易房,每天早晨5时过来,20时回家,只为守护自己的收成。他给志愿者们演示自创的驱鸟法:敲击脸盆、自带扩音器。在这样的桑拿天,每天如此重复,累了就在农田旁的简易房休息会儿,志愿者们看了感觉有些辛酸。  

“现在不光是拆捕鸟网的问题,而是如何保收成。农民为了收成忙碌着,非常不容易,所以一定要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是拆了捕鸟网就走。”王晓晔说。

志愿者:用行动带动生态友好种植  

志愿者每到一处果园、谷地,都会带着驱鸟带,教给果农如何使用,把生态友好种植理念宣传给每一位果农、谷农、菜农。  

同时,志愿者团队发起了众筹,对接“让候鸟飞”公益基金,通过腾讯公益筹款,计划后续在驱鸟带、驱鸟镜、防雹网等物料的提供方面给予农民力所能及的协助。王晓晔介绍,如果获得2元捐助,就能购买一卷驱鸟带,可以为5棵树提供有效的驱鸟防护;获得10元捐助,将助力志愿者10公里的野保巡护;获得30元捐助,将会有一个驱鸟镜架设到果园;获得50元捐助,可以为果农购买“防雹网”,为50平方米的谷子提供3年的保护(可以反复使用3年)。截至目前,已筹到可用款项6000余元。  

除此之外,志愿者还在朋友圈征集废光盘,让它成为生态驱鸟好帮手。“将废光盘两张一组,有图片的两面相向,镜面向外系在竹竿上,插到果园、稻田、谷地里,让光盘随风飘荡,光盘反射的光线就能驱鸟。”志愿者彭博说。  

最近,志愿者们正尝试在梨园架设尼龙材质的防鸟网。“这种网线径粗,延展性差,鸟触网不会缠绕,一旦撞上,还会在反作用力下弹回,不会造成挂网事件。”志愿者卢莉说,现在他们正在动员周边的果园、林地、农田加入鸟网监测网络。  

通过志愿者们一次次不辞辛劳的走访,一些果农自愿放弃使用捕鸟网,主动用上驱鸟带、防雹网等其它驱鸟设备,转型为鸟类友好型果园、谷地。志愿者们表示,接下来还会扩大巡护区域,完成更大范围的果园鸟网监测网络的搭建,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