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老百姓都成为参与者

2018-07-26
来源:沧州日报

让每个老百姓都成为参与者

——全市依托农村大喇叭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向纵深走笔

本报记者 孙健 本报通讯员 朱林路 边贵成

  “非法高利放贷,插手民间纠纷,利用家族、宗族势力横行一方、称霸一方、欺压残害百姓……长期以来,这些涉黑涉恶行为侵害了咱老百姓的合法权益,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大事要事来抓,也把这些作为打击的重点案件,只要咱手里掌握这方面的线索,大家都要积极举报……”7月18日临近中午,青县清州镇潘家庄村的大喇叭准时响起,广播的是扫黑除恶的相关宣传内容。
  这是我市依托农村大喇叭,引导全社会共同努力,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引向深入的积极探索。今年,市委政法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出台相关意见,全市农村大喇叭广播全部统一开设“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栏,除了刊播市扫黑办统一整理的中央和省委、市委扫黑除恶声音以及具体举措,各地还结合自身实际,为当地农村大喇叭提供宣传内容,有效引导社会风气,鼓励人民群众踊跃检举揭发黑恶势力犯罪线索。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心向背和基层政权巩固。市扫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大喇叭广播作为乡(镇)村一级的宣传载体,是与广大群众最“亲近”的基层宣传平台,想要打好扫黑除恶这场全民战争,就必须发挥好农村大喇叭的作用和优势。
  今年以来,全市在充分利用发放明白纸、悬挂宣传条幅、电子显示屏宣传等途径的同时,瞄准广大农村地区,巧借农村大喇叭突出主题宣传和正面宣传。宣传中坚持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相结合,既宣传扫黑除恶有关政策方针和打击重点,又曝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说理,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着眼宣传工作实效,各地精心挑选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班子成员、下沉干部和村内思想觉悟高的群众等当上了播音员,在播音员认真学习领会的基础上,用群众听得懂的话、乐意听的话讲出来,让宣传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效果。青县清州镇党委书记邓洪军说:“大喇叭把扫黑除恶这件事讲得更明白、更清楚,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知道这是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自然而然成了拥护者、支持者、参与者。”
  早在今年3月,盐山就开始探索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当地结合应用联通专线、电脑软件、U盘介质、无线网络等技术,建立起各乡镇统一操控的“点对点”“点对面”智能化广播系统,实现了乡镇统一录播和各村自主直播双轨运行全覆盖,并有效保障广播频次、广播时长和广播效果。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高俊红介绍说:“全县450个行政村都把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要广播内容进行高频率播放,每天广播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索举报方式和打击的10类重点案件标准不少于6次,广播时间不少于30分钟。农村大喇叭宣传方式的介入,不仅深深地震慑了黑恶势力,也让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民心。”
  “大喇叭宣传的重点内容,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讨论最多的话题。”盐山县薛堂村党支部书记薛凤才一直负责村内大喇叭的广播工作,他告诉记者,随着大喇叭里一项项措施、一个个案例地播出,基层群众的思想也在浓厚的宣传氛围中有所改变,越来越多的群众通过电话或是纸质材料反映涉黑涉恶线索。
  南皮县在每次播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内容后,会及时把广播的相关情况做好记录,确保第一时间掌握工作情况和动态;黄骅市注重选择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持续关注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黑恶行为,营造良好的扫黑除恶舆论氛围;孟村回族自治县还专门开设访谈节目,公安局主要负责人面对媒体回答有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解读、宣传,进一步提升专项斗争社会知晓率……
  如今,遍布全市170多个乡镇党委和5700多个村的大喇叭广播,每天响在农民耳边,各村老少爷们都能熟悉各级扫黑除恶方针政策,凝聚了人气、汇聚了合力,真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