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运河梦江南

2020-11-04
来源:沧州日报

诗意运河梦江南   

张永祥  

沧州的母亲河——大运河,从吴桥第六屯进入沧州,在青县李又屯蜿蜒北去,将253公里长的婀娜身姿留在了沧州境内。  

2016年2月29日,备受沧州人民关注的运河景观带(一期)河道整治工程开工,同时拉开了运河景观带工程的序幕。  

其实,早在2012年,大运河沧州市区段从新华路到解放路就进行了整治改造,也就是从那时起,“运河景观带”开始叫响。  

在2016年2月改造之前,大运河王希鲁闸到黄河路段基本干涸,淤泥遍布,垃圾成堆,臭味隔着老远都能闻到。经过改造后,如今,河水澄绿如练,岸边绿树成荫,成为沧州市滨水生态绿色观景长廊。  

运河景观带更是美得令人心动。茶余饭后,人们走在观光走廊上,品读诗意的运河,优美惬意的两岸风光,让狮城人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诗意之美、江南之美。  

一座城,有了诗意的运河便有了灵气。这灵气给狮城注入了生命活力,使这座城市充满灵性和欢喜。  

良好的水生态,一头连着狮城沧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头连着狮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7年以来,河湖长制工作在沧州铺开,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原则,构建覆盖全市河湖的河湖长制,全面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管理体系。  

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市级总河湖长,市级河湖长12人,市级河湖长参谋12人,县乡村级河湖长6000多名,实现了河湖长全覆盖。  

河长虽然带“长”,可不是官位。河长的岗位没有职级,河长的责任就是全面加强河湖生态环境监管,维护河湖水体健康,确保河湖水清岸绿。  

2018年,沧州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组织编制完成市县乡三级共900多条河流“一河一策”方案。  

2018年11月30日,河北省首家民间河湖长行动中心——沧州市民间河湖长行动中心成立。  

沧州市民间河湖长行动中心由机关志愿者、民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学校志愿者组成的“四位一体”志愿巡河联盟组织,该组织对全市河湖沟渠开展义务巡查活动。  

如今,这支民间巡河、护河、监督的力量已成为沧州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强大助力。  

让每片水域的责任“实起来”;让每片水域的管理“严起来”;让每片水域的生态“灵起来”。沿线工程检查,无人机巡河,河道清理……他们一直在行动。  

河湖长制为沧州带来了什么?沧州6000多名河湖长的辛苦付出为沧州带来了什么?沧州市在2018年、2019年度全省河湖长制考核中连续两年位列全省优秀等次。2020年4月5日,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2019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考核,考核确定了7大类21项考核指标,结果显示,沧州市为优秀等级。  

河湖长制为沧州带来什么?景美、水清、岸绿、河畅!诗意运河梦江南!运河景观带沧州段正在书写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