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博物馆、大运河摄影展10月18日开放、开展
百狮园里 诗书茶韵馨香远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摄影报道
水流潺潺绿荫地,琴声悠扬桂花香。秋日的百狮园,沧曲书舍、荷悦轩茶室两座颇具南方特色的古建,在阳光和晨露中,已呈现出完整的建筑格局和景观。位于这两座古建中的茶文化博物馆和大运河(沧州)摄影展正紧张布展,将于10月18日开放和开展。
从百狮园主入口向东不远处,一座方方正正的古建筑映入眼帘,这便是荷悦轩茶室。茶室周围绿草茵茵,百年老树点缀其中,石榴树、桂花树、造型松,弯弯曲曲,别有韵味。门前,假山、喷泉、溪水、锦鲤池,一幅江南园林景象。楼外,历经沧桑的老牌坊矗立在运河畔,南川古渡口,码头栈道上,有人载歌载舞,河的对岸,古朴大气的南川楼遥相辉映,形成一幅水景交融的美丽图画。
踏入古楼大门,里面别有洞天,汉白玉的狮雕,金丝楠木的古桌椅,镌刻了百年历史的条案桌……仿佛穿越到了古代。这里,营造出了沧州独一无二的茶空间。茶室陈列着各类古家具和古茶具,还可举办名人工艺品展览和交流活动,并进行茶艺、茶道展示。
地下一层,是正在布展的茶文化博物馆。辽代的风炉和茶承、宋代的磁州窑刻花茶碗、近代的茶壶……汇聚了从汉代至今的茶器皿、器具、茶席及茶会,展品达500余件。博物馆中,还复制了一座明代的茶寮,茅草亭下,各种古茶具令人眼花缭乱,那个时代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呼之欲出。
从茶室出来,南行300余米,是同样具有南方特色的古建——沧曲书舍。这是一处比茶室大了几倍的古宅院落,主楼是一座从南方迁建而来的三进五开间的官厅。主楼门虽小,里面却高挑开阔,木质的栋梁,随处可见雕花,木香阵阵,古色古香。这里,将陈列四库全书精选版的手抄本,历朝历代的教材、试卷及笔墨纸砚等。未来,这里将举办国学讲堂、书画研讨交流等活动,成为沧州文化界的一个大沙龙。
走进书舍地下展厅,全国著名策展人正在紧张布展,大运河(沧州)摄影大赛的部分展出就在这里举行,一幅幅生动有趣的照片已经陈列完毕,一流的设备、开阔舒适的环境,令人耳目一新。
书舍外,围墙庭院,古风长廊,沧桑老树,假山鱼池,宋代的景石,汉白玉的条柱,古朴的门庐,静谧中散发着浓浓的文化味儿。“这里将是沧州文化、大运河文化的交流展示平台,可承接各种参观、洽谈和接待活动。”沧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丽勇说,今后这两楼将形成互动,打造成百狮园和运河畔的特色文化点。
记者了解到,目前两座古楼内正进行陈列和布置,将于本月18日开放,届时,茶文化博物馆和大运河(沧州)摄影展也将同时开展。
放眼百狮园,两座古楼坐落南北,相距不远,风格相似,陈列各异,但都以文化为中心,未来将与南川楼、朗吟楼一起,成为运河岸边活跃的文化场所。